第(3/3)页 盖勋答道:“尚书右丞荀文若于此有言,臣以为善。” 刘辩想了想,吩咐道:“速诏文若来此。” 不多时,荀彧来到了云台殿,他对于面见天子早已经习惯了,动作流畅的拜见之后,他当着刘辩和盖勋的面侃侃而谈:“臣以为并不需要对太学策试做多少更改,一则即便在郡县行策试之法,其策试难度势必不能与太学策试相比。二则,即便都是乡吏,然太学生乡吏与寻常乡吏亦不能等同视之。” 刘辩听完,马上理解了荀彧的意图。 太学生乡吏与寻常乡吏就像是管培生与普通员工的区别,前者不太可能久在基层。 刘辩说道:“依照文若所言,不宜再称郡县策试了,不如就叫……” 他犹豫了一下,本来想直接叫科举的,但科举本是分科举士的意思,连太学生策试都没有分科,科举未免有些词不达意,还是留待以后吧。 “就叫试举吧!” 刘辩又补充道:“不论是以前还是以后的,凡是以太学生通过策试为吏者,在履历中都需标注出来……往日太学生乡吏虽有不同,却未落到明处,而今当以诏书明之。至于太学生乡吏在升迁时的优势如何评定,尚书台先定个章程。” 盖勋与荀彧皆应命。 对于现在尚书台的效率,刘辩还是非常满意的。 两人离开后,刘辩唤来张让,问道:“张公,朝臣们对于地方官吏请辞可有谁说了些不同的看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