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新的太尉-《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2/3)页

    不仅如此,他还要坚定自己原本大开杀戒的决心。

    目前朝廷所掌握的土地,还是太少了。

    思考完这些,刘辩看着眼前的奏书,有侍御史弹劾司徒董卓征辟逆贼公孙度。

    这份弹劾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董卓当上三公还没几个月,干得也不算差。靠着度田时的铁血作风,如今董卓在官吏之中近乎人见人怕,很多决策都能因此推行下去,是以,还得继续让董卓干下去。

    倒是原光禄勋、新任太尉黄琬,在成为了太尉之后,继续了其作为党人固执的一面。

    只不过这一次同黄琬在光禄勋任上选拔三署人才时恪守制度不同,如今黄琬将目光放到了皇甫嵩和关羽等人对豪强的屠戮之上,与刘辩唱起了反调。

    政见的不同造就了君臣间的分歧。

    放在平时,刘辩或许可以采用怀柔的办法,因为黄琬的工作能力没有丝毫问题,人品道德也让人无从指摘。

    但对于现在的刘辩来说,眼下朝廷只能有一个声音。

    可目前有资格取代黄琬成为太尉的人不多,刘辩的慢慢培养起来的心腹们没有一个有这般资历,是以刘辩第一时间想到了坐镇交州的右将军、交州刺史朱儁。

    近些年,尽管交州因为交通的缘故与雒阳的联系并不算紧密,朝堂政令交州大都是最后一个接到的,各种事件也都比朝廷慢了半拍。

    但在朱儁这位老将军的坐镇之下,无论是最近几年的天灾人祸,交州似乎都没受什么影响,颇有一番人间天堂的架势。

    现在,随着卢植因为年迈而不得不退居二线,刘辩也必须考虑到这一位为大汉尽忠职守的老将的身后事。

    后将军秩比中二千石,而朱儁在活着的时候担任万石,朱儁值得。

    也因此,在明明有张温这个听话的太尉人选后,刘辩依然选择了朱儁。

    诏书经过荆州,以最快的速度发往了交州。

    交州,苍梧郡。

    在当初以雷霆手段平定了交州的祸患之后,朱儁便坐镇他已故长子朱符曾经坐镇的苍梧郡广信县,继续推行着朝廷的善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