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到底谁才是蛮夷啊-《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2/3)页

    “我欲撤军,而你,当真确定离开乌桓了吗?如今在这里说说自是无妨,可若是回到了玄菟郡,在乌桓族人的面前,你这乌桓大人如何称我为大人?”

    蹋顿听完,坚定地说道:“大人何必疑我?我想追随大人,本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赵云其实很明白蹋顿的困境,打断道:“我知你气愤于楼烦在暗中行事,也气愤于难楼、苏仆延在背后撺掇,所以这一路走来,我都没和你多说什么,只想留给你时间自行想清楚,但眼下,时间快到了……别急着回答,待回到玄菟郡再说吧!”

    蹋顿明白了赵云的心思,在感谢之后告退。

    楼烦是前任乌桓大人丘力居的儿子,也是蹋顿的从弟,早先丘力居死时因为楼烦年幼缺乏威望,遂以蹋顿为大人。如今楼烦日渐长大,便对乌桓大人的职位有了想法。

    今年来蹋顿几乎都跟着赵云奔波,没怎么回到乌桓所部,于是乎楼烦便想趁着这个机会偷蹋顿的家,还获得了以前塞外的乌桓大人难楼、苏仆延的支持。

    只是他高估了自己,低估了蹋顿的威望,最关键的是,蹋顿在赵云的身边。是以最终楼烦并没有得到大半部众的支持。

    而楼烦的行动很快传入了蹋顿的耳中,虽然楼烦没造成什么流血事件,但此举的确让蹋顿心寒。

    在蹋顿看来,他的大人之位乃是从父丘力居给的,原本就该属于楼烦,倘若楼烦有能力担此重任,给他又何妨?

    恰逢赵云出兵,山林沼泽密布之地自然是不适合带骑兵的,但蹋顿宁愿追随赵云而去,而非趁机回到族中,他做此决定时的确带了些气。

    等到赵云率军返回玄菟郡,已经提前得到消息的阎柔带着汉人和高句丽人齐齐前来迎接。

    尤其是在看到一堆被俘虏的鲜卑人后,高句丽人的欢呼声立马超过了人数比不上他们的汉人。

    而跟随着赵云的高句丽士卒见状,皆骄傲地昂起了头。

    当日,蹋顿再度找上了赵云,直接拜道:“大人,我已经考虑清楚了,我本就是代替从父管理乌桓部,如今楼烦既然要管,还有护乌桓校尉相助,已经无需我了。蹋顿只愿追随大人!”

    赵云见蹋顿下定了决心,当即上前将蹋顿扶起。

    平心而论,蹋顿虽然是乌桓人,但作战勇猛,平日里还有几分机警,若能脱离乌桓部的窠臼,以全新的身份为大汉效力,未尝不是一桩好事。

    赵云想到此处,对着蹋顿说道:“如此,我这便表你为玄菟郡军司马,你也不必再称我大人,我二人一同为陛下效命!”

    蹋顿听罢,复又拜道:“承蒙府君看重,蹋顿定不会让府君失望!”

    赵云再度将蹋顿扶起,笑道:“你若是不嫌弃,私下里唤我一句兄长便好。”

    蹋顿听了,亦是眉开眼笑,当即又向赵云拜道:“见过兄长。”

    “好!”赵云拍了拍蹋顿的肩膀。

    赵云知道,哪怕蹋顿就这么离开了乌桓部,但蹋顿在乌桓部的影响力却不会消失,有蹋顿作为大汉与乌桓间的另一条纽带,毫无疑问能使在大汉境内的乌桓人更难以生乱。

    就在方才,他从阎柔口中了解到了朝廷对于幽州的移民计划。

    玄菟郡要不要接受额外的人口暂还不知,但隔壁的辽东郡和旁边的辽西郡毫无疑问会增加移民,届时更要处理好汉人与乌桓人之间的关系。

    赵云想到接替他职位的王匡是比他资历更老的官员,应该不用他额外操心吧?

    ……

    “校尉真要支持楼烦成为新的鲜卑大人?”

    “不然呢?”王匡没好气的说道,“那蹋顿跟着赵子龙出战去了,一时之间根本联系不到!这赵子龙也是的,这时候能把蹋顿带走嘛?”

    但抱怨归抱怨,王匡也知道暂时让楼烦代管乌桓之事也就罢了,真要让楼烦取代蹋顿,他又不是什么初出茅庐的新人,自然知道起码要先通报赵云一声,不然不是平白得罪人嘛!更何况还是一个一眼前途无量的人。

    刚抱怨完,王匡就听到有亲兵传信,说是有来自玄菟郡的郡吏奉太守之命前来送信。

    王匡听了,当即召见,待看完了信后,对玄菟郡吏说道:“还望替我谢过你家府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