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到公孙使君帐下之后,要谨言慎行,事必恭请,若是这般公孙使君仍对你不满……徐都尉是顾全大局之人,你可多加倚靠。” 呼厨泉知道,若非兄长不在,他没资格担此重任,也因此,他很珍惜现在的机会。 抵达军营之后,呼厨泉在一个自称公孙越之人的安排下顺利完成了对匈奴骑兵们的安置,正要跟着公孙越去拜见公孙瓒,忽然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一看贤侄就是大将之才啊!听说你还没有在地方担任官职,可愿在我刺史府上效力?” 呼厨泉一听当即意动,这不就是他想要抓住的机会吗? 以往,这种机会都是于夫罗的。 他当即拜道:“如何不愿?只恨没能早日拜见使君!” “好!自今日起,你便是我麾下的武猛从事!”公孙瓒大笑道,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早在呼厨泉抵达之前,严纲便向他进言,要先对呼厨泉示好,如今见到自己的拉拢起了成效,公孙瓒更开心了。 只要能够建功立业,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随后,呼厨泉被公孙瓒带着来到了他的营帐,很快呼厨泉就看到了两个打扮怪异的人。 分明是鲜卑人,却用着汉人的衣着装扮,颇有一种沐猴而冠的感觉。 公孙越则为呼厨泉介绍道:“此二位乃窦宾大人之子,窦速与窦回,如今窦宾大人已经决定弃暗投明,使君便征辟了二位为属吏,乃是君之同僚。” 呼厨泉听了,一时间心头竟有些酸——原来他不是唯一一个。 不过马上,他就再度开心起来,因为窦速和窦回的官职都是文学从事,这两人懂个鸡毛文学?不过是虚职罢了。 哪像他,武猛从事,一听就很威猛! 最关键的是,呼厨泉对刺史府的属官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武猛从事虽不常设,但却是可以领兵打仗的,上限很高。 而窦速和窦回本就是来“做客”的,自然不会在意名义上担任的是何种官职,他们只期盼着此战之后自己能顺利回去。 一时间,统筹好了内外的公孙瓒与徐荣做好一切准备,只等着来犯之敌的到来。 …… “大人,我瞧着有些不对啊!”弗斯达虽然不会说话,但打仗却是把好手,“我看那边的汉军看到我们非但不害怕,似乎还想着与我们冲杀。” 弗斯达疑惑地对着弗斯部大人说出来自己的结论:“这和乞伏连所说的不一样啊,就好像汉人在等着我们送上门来一样。” 弗斯大人听了,想到乞伏连以往的智计表现,说道:“乞伏连一向都不会出错,以前他告诫我们不要进攻汉人,是因为汉人在此前消灭了进攻他们的索头等部的许多部众,实力很强,但现在汉人在并州和凉州的兵力被调走了许多,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 顺着乞伏连的思路,弗斯大人得出了结论:“汉人只是在虚张声势罢了!” 虚张声势?弗斯达总觉得不像,但大人都说话了,他只管带人冲锋就是了。 忽又听自家大人说道:“未久便到了与窦宾约定的时间了,但窦宾是敌是友并不能确定,作战之时遇到窦宾所部不可放松警惕!” 弗斯达领命称是。 …… 公孙瓒望着远方乌泱泱的一条黑线,他知道组成这条黑线的便是来袭的鲜卑人。 他忽然问策马在他身侧的徐荣道:“君以为,过去出塞与鲜卑人作战,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徐荣也是对外作战的老手了,面对公孙瓒之问答案张口就来:“无外乎鲜卑人欺软怕硬,大军出塞,鲜卑人若觉得敌不过便往远处奔逃,大军空耗粮草,不能久驻。” “而若是让鲜卑人窥见弱点,他们便会一拥而上。是以在对战鲜卑人时,多会出现这种情况——胜则小胜,败则大败。” 公孙瓒也是应对鲜卑人和乌桓人的老手了,他自然也是知道实际情况的,继续问道:“那又该如何大胜呢?” 徐荣答道:“以我思之,不过两点——鲜卑人生于草原之上,自幼长于马背之上,更善策马奔逃……然只需要在其反应过来前突袭其聚集之地,让他们来不及奔逃。不过这并不适合眼下。” “那眼下是何种形势?”公孙瓒开始了捧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