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史子眇觉得自己念头因为僧人而不通达,既然念头改变不了,那就只能改变人了。 于是乎,史子眇再度开始了游历。 这一回,他按照师傅教他的办法,结合他积攒的名声,很快便有了一大帮簇拥者。 然后,他又回到了少华山。 不出意外,这一次论道,人多势众的史子眇大获全胜。 不过,史子眇并没有拿僧人怎么样,只是要求他不再修建新庙,佛像也只准用泥塑。 然后,史子眇又住回了他的茅草屋中。 事实证明,史子眇把僧人想得太好了,不过十来日的功夫,就在史子眇外出采药之际,因为耽误了时间,他没能及时回归住所……回来后,他的茅草屋已经变成了一片灰烬。 史子眇不知道那些看到火势前来救援的百姓看到从身后出现的他有何感想。 反正他是无比愤怒。 尤其是有人告诉他昨晚有笃信僧人的人半夜才回家。 什么都能忍的是死人……况且史子眇自觉修行不够不愿忍。 于是,他当即就要带着人去把僧人那儿打算也把庙给拆了。 出乎史子眇意料的是,僧人很有一些武艺,把一柄不知哪里来的刀舞得虎虎生威。 虽然史子眇也颇懂一些拳脚,但一时竟拿不下僧人——这个时候,史子眇早年间的善举终于得到了回报——山下的百姓们陆续听闻僧人带人烧了山中神仙道人的茅草屋,纷纷拿上农具前来支援。 起初,僧人还能带着信众护住庙,甚至还倒打一耙……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抵达,也有更多的人提出了昨夜的不对,比如家里的狗晚上忽然叫了好一阵,某人傍晚离开一直没回…… 于是乎,在人多势众的真理之下,不仅庙被拆了,百姓们还簇拥着史子眇押着服从于真理的僧人到了县寺。 原本,无论是史子眇还是百姓们都认为处罚僧人是板上钉钉的事,就算对证据还有疑问,那可以接着查嘛! 但真到了县寺,史子眇却发现了不对劲。 他都已经见到县长了,但县长在支开百姓之后,话里话外却是希望史子眇能够息事宁人。 史子眇一看就发现了不对劲。 僧人是有些信众,却也不至于让一县之长投鼠忌器吧……所以,答案只有一个——僧人背后有人! 想到这,史子眇直接摆出了不严惩僧人他绝不妥协的态度。 不过私下里,他已经派人送信给了和他关系不错的毛方……虽然毛方在右扶风当县长,并非他所在的京兆尹,但史子眇觉得,以毛方的性格,知道此事不会不管……只要把这件事闹大,就不怕僧人背后的人搞什么小动作。 事实正如史子眇所想。 本县县长进退两难,此事很快就传到了京兆尹陶谦的耳中。 虽然陶谦曾在雒阳为官,但在史子眇的记忆中,陶谦与他并不相识。 而在陶谦插手之后,很快,事情便真相大白——僧人竟然是陶谦的丹阳郡同乡! 起初,史子眇还担心陶谦会因为同乡之谊而偏帮,但陶谦却立刻把他的同乡给下了大狱,原来,此前丹阳郡有僧人作乱,来到少华山的僧人便是其中一员——他与陶谦自家乡带来的一个门客有亲。 眼下身份已然查明,就在史子眇打算深藏功与名之际,却发现他被陶谦盯上了。 果然,大浪淘沙,他还是遮掩不住自己啊!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