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画面快速流转。 【延和元年,睿宗李旦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然太平公主依仗太上皇之势,广树朋党,七位宰相有其五,掌握禁军,意图废立。李隆基登基后,帝权与姑权之争日趋激烈。】 【先天二年七月,唐玄宗李隆基先发制人!亲率心腹将领及忠于皇帝的禁军,以雷霆万钧之势,突袭太平公主党羽,尽诛其核心骨干。太平公主闻讯逃入山寺,三日后被赐死家中。太上皇李旦闻变,下诏宣布军政大事皆由皇帝处分。自此,李隆基真正掌握至高权力。】 画面定格在李隆基立于大明宫含元殿前。 李世民看到这里,抚掌赞叹:“好!乱世用重典,当断则断!此子确有人君之威!大唐中兴之望,在此一举!” 【铲除太平公主势力后,唐玄宗李隆基改元开元,寓意开辟新纪元。】 【李隆基虚怀纳谏,广开言路,知人善任,先后擢拔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一代贤相。大力整饬吏治,严惩贪渎,裁汰冗员冗官,澄清选官制度,使朝廷中枢焕然一新,政令通达。】 【其改革兵制,完善府兵,广设节度使以巩固边防。北灭后突厥,西平突骑施,东抚契奚,南定六诏。大唐铁骑纵横万里,疆域东抵朝鲜半岛,西逾葱岭直达中亚河中,南包安南,北括大漠,幅员之广,亘古未有。安西、北庭都护府威震西域,安东都护府屏藩辽东,安南都护府抚定岭南,帝国版图于开元年间臻于鼎盛。】 【玄宗抑制奢靡,躬行节俭,轻徭薄赋,与民休息。鼓励农桑,兴修水利,推广先进农具与耕作之法。开元天宝年间,天下仓廪充实,太仓、含嘉仓等国家粮库“积粟如山,不可胜计”。物价平稳,斗米仅值三五钱,“行千里不持尺兵”,经济之繁荣,民生之富庶,冠绝当世。】 【凭借强大的国力与开放的气度,长安、洛阳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都会。波斯、大食、天竺、拂菻、新罗、日本、吐蕃等七十余国遣使入贡,商旅驼队络绎于丝绸之路。四夷宾服,海内承平,大唐天可汗的威仪远播寰宇,帝国声威如日中天。】 【唐玄宗李隆基将大唐带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史称开元盛世】 李世民心里老怀大慰。 这个叫李隆基的小子,让大唐再次伟大。 不错,不错。 大唐在其手里,俨然已经到了巅峰! 这不对啊,大唐如此强盛,怎么也能败个几百年,“安史之乱”又是什么情况? 李世民愉悦的心情渐渐冷静下来,越发觉得扑朔迷离。 按照大唐帝国的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太大的乱子,吐蕃这样的边陲国,有胆子打到长安? 或者说安史之乱是爆发在李隆基上百年后? 可若是这李隆基与安史之乱没关系的话,圣祖老子为何要给他看这段历史? 李世民一时间有些茫然。 忽然,他一个激灵,这才想起来了一个他刚刚忽略的点。 “玄宗?” “这么好的政绩,为何是玄宗?” “高宗被雉奴那逆子拿了,这李隆基小子最差也能得一个明宗,如此大的政绩,拿个圣祖、睿祖也不是不可能。” “玄宗什么玩意?” 第(3/3)页